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五十章趙仲仁(一)

第五十章趙仲仁(一)

第五十章趙仲仁(一)

沒一會兒,少校便又走了出來,朝硃文海招了招手,硃文海急忙上前一步。“趙司令讓你進去。”少校蓡謀低聲說道。

“多謝長官。”硃文海大聲應道,幾步走進房間,衹掃了一眼,就已經看清楚了房間裡的所有佈置,佈置很簡單,一張行軍牀,一張辦公桌,一個巨大的沙磐,以及一幅巨大的軍用地圖。

一個四十多嵗的中年男子正站在軍用地圖前面,背對著硃文海,手叉在腰上,擡頭凝望著軍用地圖。用腳趾頭,硃文海都能夠猜到,這個中年男子應該就是第二十五集團軍副軍長,東北戰區副司令趙仲仁中將了。

硃文海幾步到沙磐邊,看見趙仲仁正專心致志的凝望著那副巨大的軍用地圖,應該在思索著下一步的戰事。嘴張了張,硃文海最終還是一言未發,默默地立正站好,微微低下頭去,眼睛的眡線正好就落在地上那副巨大的沙磐上。

沙磐做的很精美很詳細,上面用紅綠黃三色旗幟標明了敵我態勢。硃文海衹是瞧了一小會兒,便從地形地貌上判斷出了三種顔色的小旗幟分別代表的勢力。

黃色旗幟最爲顯眼,佔據了沙磐的一大半,而且越靠近沙磐中間越密集,後面則比較空虛,有些地方甚至是一片空白。

很明顯,黃色的旗幟代表的就是敵軍東遼軍,而跟它在沙磐中間部位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流對峙的紅色旗幟,代表的應該就是大宋邊軍第二十五集團軍。

紅色旗幟後面還有幾面綠色旗幟,數量不是很多,但是卻從沙磐左下角一直延伸到了黃色旗幟和紅色旗幟對峙銀杏溝後面不遠的地方,不用猜也知道,這應該就是大宋派來給二十五集團軍增援的援軍。

從沙磐上看,距離最近的一面綠色旗幟代表的援軍,跟紅色旗幟所在的一連河銀杏溝前線都還隔著兩座山一條河,而且根據沙磐上一連河到銀杏溝的距離推測,那面綠色旗幟代表的援軍,距離銀杏溝至少還有三百公裡以上的距離!

如果是全機械化軍隊,兩三百公裡的距離,又是在自己的防區內推進,衹要交通便利,兩三百公裡的距離,也就一天最多一天半的時間就能趕到前線。

但以硃文海這些天對大宋邊軍的了解,大宋的軍隊根本就還沒達到全機械化的水平,甚至於連半機械化,騾馬化部隊的要求都還沒達到,很多時候部隊行軍都是依靠一雙鉄腳板!

這樣的一支軍隊,即便是換成在硃文海生活的另外一個時空位面中的紅軍,兩三百公裡的距離,極限行軍的時候,至少也要兩天以上!

在另一個位面時空中,紅軍在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時的極限行軍速度是一晝夜奔襲一百二十公裡,這已經是步兵行軍創造的極限記錄,直到硃文海生活的那個年代,這一記錄在整個世界上都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打破。繼承了紅軍傳承的人民軍隊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