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六章谋战(三)

第五十六章谋战(三)

第五十六章谋战(三)

赵仲仁十八岁从军,如今已经过了不惑,快要到知天命的年纪了,他这一辈子的一大半时间,都是在军队里度过的,对于战争的敏锐程度和战略的大局观,他比朱文海这个另一个位面时空中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和平时期的特种部队教官,还要更加有发言权。

朱文海所有的一切经验和战略战术,都是来源于书本教材和纸上推演或者是军事演习之中,书上得来终觉浅,理论知识和军事演习的经验再丰富,终究还是比不过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得到的经验来的实在和有用。

朱文海参加过实战,也指挥过军事行动,但是他所参加的实战和指挥的军事行动,都是属于特种战争的范畴,他更加擅长的是小股士兵迂回穿插,千里奔袭,直接对敌军首脑人物发动斩首攻击。

对于营连级甚至更高的旅团级的战斗或者军旅级的战役级别以上的战争规模,朱文海还是直到莫名其妙穿越来到这个时空之后,才在牛头山边防团的阵地上第一次参加。从实战经验上和战略大局观来说,赵仲仁甩朱文海十条街都不止。

只不过赵仲仁现在是当局者迷,他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与东辽军在一连河银杏沟防线对峙的前线上,对于其他方向的敌军动态,关注度就有所欠缺。

再加之上战争爆发的突然,东辽军推进的速度又太快,十天没到,牛头山边防团包括其后方的高岗县在内的几百平方公里的国土就全部沦陷。

如此一来,赵仲仁手上的情报就难免有所欠缺,以至于沙盘上除了一连河银杏沟防线河对岸跟第二十五集团军对峙的东辽军的军事部署之外,其他区域大多处于空白状态,或者是情报不足的状态。

现在,听朱文海这么一提醒,赵仲仁一下子就想到了东辽军下一步可能的行动计划,对东辽军的战略部署也有了一个大概的推断。即便这些推断,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完全正确,但是这并不妨碍赵仲仁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部署调整。

赵仲仁从军二十多年,根据一个小小的情报,就能推断出敌人的下一步的军事部署,这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可是朱文海一个小小的二等兵,从军不到两年,竟然也能看出这一点,而且从他视线在军事地图上停留的位置来看,他不仅想到了东辽军装甲部队可能的进攻方向,甚至还想到了东辽军步兵突击的方向,这个二等兵还真不简单呢!

赵仲仁微微有些诧异地回头望了朱文海一眼,对于东辽军的军事部署,他已经有所推断了,但是他还想考验一下,眼前这个二等兵,战略战术眼光到底有多高。

微微沉吟了一下,赵仲仁便又说道:“士兵,装甲部队推进速度是很快,但是后勤依赖性也强,从一连河绕道新昌县,再到东黎府,足足有五百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