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2章





  红着脸的伍思德大步过来,嗓音都捏得小小的:“你来了!”十一公主才嗯一声,伍思德高高兴兴道:“你随二婶儿去我家,我爹娘一定很喜欢你。对了,你是公主,千万别和对着我似摆公主架子,你婆婆胆子小,最怕见官;对了,你不会地里的活计,你就绣花吧,再不然坐着别动,家里吃的足够;对了,你不会扫地,这扫地,可以慢慢的学,不然母亲扫,你坐着多不好;对了,你会做饭……”

  他只顾自己说,想到乡亲们知道自己娶的是公主,该有多开心。

  “我不要离开你!”十一公主尖叫一声。她早就变了脸色,当丈夫的只高兴去了,粗心没看到。

  这尖叫,把码头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几乎全扭头看。

  见一个少年妇人,揪住面前五大三粗的汉子衣甲,咬牙切齿,带着拼死一博,声声质问:“你为什么丢下我,你为什么不要我,你为什么要撵我走?”

  句句暖了伍思德自卑的心。他摸头嘿嘿,看不到自己让公主紧揪的衣甲,大脸上笑容焕发:“你是公主。”

  这一句话,十一公主泄了气。

  她平时没有少在公主身份上转悠,为总想到自己是公主,和伍思德没少生气,也没少挨他打。伍思德是出于自卑。

  可今天的这句话,让十一公主自卑了。

  公主又如何?

  今天可能是哭的日子,一个一个都是泪眼过,包括大帅萧护。

  十一公主也哭了:“是公主又怎么样,是公主你就能不要我?是公主你就能抛下自己妻子?”伍思德也猜到她听到自己话就跑走,应该去宫中辞行。但还是小心地问:“我走的时候,没看到你,不是丢下你,以为你丢下我。”

  “我去接母妃,母妃不肯走,太妃宫中顾公公送我出来的,你去问他!”十一公主凶巴巴,在酒楼上把伍家兄弟逼得跳楼的架势又出来。

  走投无路时,公主火气爆发得旺!

  伍林儿往后面站站,可怕!此时不是酒楼,本将军也不再陪着哥乱跳。后来想想,跳楼的事让人笑话死。

  姚兴献最爱笑话人,余明亮和廖明堂又嘴巴快,回去见人就说。伍林儿羞了好几天,快成一块心病。

  此时可以报复一下,见伍思德只是嘿嘿,伍林儿好心地道:“哥,那边有河。”河上没盖子,可以随便跳。

  伍思德正享受夫妻恩爱,见伍林儿打扰,对着他狂吼一声:“闭嘴!”十一公主吓倒,头一个闭嘴。怔怔揪着伍思德衣甲,见他对自己又转过笑脸儿,也恼怒了,尖叫一声:“我不走!”

  伍家兄弟全抱头捂耳朵。

  伍小伍呻吟:“俺的娘咧,又开始了!”

  萧护在月色下看着这一幕幕,心中冰冷又修复许多。大帅是为给伍家舅爷出气,才给伍思德娶十一公主,这也是十一公主求慧娘而达成的亲事。一直大帅不打算对公主好,还时常在伍思德耳边挑唆几句。

  会说:“你看十三,多老实,是我揍在前面了。”

  伍思德回家去,十一公主那天要不顺眼,就不会客气。不过好歹是公主,他手下也分轻和重。丁婆婆来以后,伍思德才不再动手,只骂公主。

  骂得翠姑她们对十一公主不尊敬,就是这个原因。

  十一公主年纪虽小也会反抗,她分辨时的尖叫声,伍家兄弟都听到害怕为止!

  自丁婆婆来到以后很少听到,今天重温旧梦,伍家兄弟全面色如吐,要吐!

  大帅反而欣慰,淡淡道:“那就留下吧。”

  公主留下,翠姑等人更不答应,也要留下:“俺们手大脚大,比公主强!”十一公主和豆花一起扁嘴,不敢回话。

  伍林儿等人成亲后,府中多出来一个婆婆还有许多妯娌,他们是本村人,十一公主时常吃话,对伍思德就顺从些,夫妻最近恩爱得多。

  对于和翠姑一个人争执,一帮子人会上来这事,十一公主和豆花也堵在心里,是一块心病。

  最后上船往北边儿去的,族长、丁婆婆和同来的男人们走了,族长感觉要出大事,又对伍家兄弟发迹了解,大乱中才出大功名,把儿子留下给萧护,一百人护送,上大船,乡下那架子车可以分拆开来,就上了船。

  大帅和慧娘带着众人拜在码头上,直到船看不到,隐入夜色中。

  族长对天祷告:“老天保佑,平平安安。”他袖子里多出来数千两银票。一千是大帅送的,余下的是伍家兄弟送的,感激他护送姑娘们来成亲。

  江上有清风,风下远去风帆,和才走的风帆成为叠影。一轮明月,带着不随江水不随风的悠闲,高悬在江面上。

  江水好似胸中不平,滔滔不绝奔腾哗流。清风又如诉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让萧护大帅心中鼓荡。

  再对明月,大帅长呼一口气,舒服不少。

  明月悠然,我亦悠然。

  明朝事,又如何?

  满腹心事的大帅强开自己心怀,他还有一担子妻子儿子兄弟将军士兵责任在身上,不能只郁结在心里。

  见将士们亲眷都安置离开,萧护另一半不能强开的心怀也畅快了。俯身抱过儿子,给慧娘一个微笑:“回营去看平江侯母子商议得如何?”

  在慧娘眼中,丈夫的笑容还是顶天立地的,还是一如既往。十三含笑,为儿子掖掖被角,

  同夫君并肩回营。

  三爷萧拔嘴角噙笑,送妻子上马,情不自禁地抱了她一下,嘴唇轻凑耳垂:“不要担心孩子。”

  怎么能说不担心就不担心?

  吕氏眸中还是有担心,不过回首分外娇容,星光下眼睛亮如繁星:“嗯。”

  七爷萧执也把妻子颜氏送上马,是他平时说话就损人的语气:“你居然会学骑马?真看不出来。”

  颜氏微微而笑,手执马缰不回话。

  九爷萧扬自己上马,眼角对着妻妾全是不耐烦。祝氏牵马过来,明铛见那马高大,害怕地问:“会踢人吗?”她刚才过来,是坐在丁婆婆车上过来。

  那车已上船,明铛无车可坐。她不能坐到萧夫人慧娘车上去。

  祝氏对她微笑,这是个毫不嫉妒的妇人,才能和九爷这花心人过下去。

  不过祝氏今天特别开心。

  九爷平时和几个丫头打得火热,又是大帅兄弟,兵乱中有功之人,萧护命他们休养,六部里上虚衔,白拿一份四品官员银子,由官中出。府中又自有月银给,大帅留他们下来,不给任何事情养着也情愿。

  关键时候,还是很出力的。

  萧扬就大把的时间练功,再出去狎玩,几乎不在祝氏房中。可到走的时候,不管相与再好的女人,也全都丢下,只有祝氏要带上的。

  明铛要不是求慧娘,还不会带上。

  明铛也看明白九爷是依靠不住了,太花心,轻易的喜欢上别人,轻易的就丢手。萧扬生得好,家势好。在江南有父母祖父在,算有人约束,还收敛几分。在京里,大帅不管他,三爷萧拔稳重些不说他,别的兄弟们更不过问,他手中有钱,算玩了一年多。

  明铛只讨好九奶奶祝氏,这是她的当家主母。

  见祝氏上马,明铛小心翼翼来扶。祝氏坐到马上,对明铛伸出手笑:“你也上来!”明铛大惊,她想过自己跟马后面走,也没有想过骑到那马上。

  她学的是吹拉弹唱,骑马不行。对着祝氏的手和高大的马就往后躲避,摇头不住地道:“我不会,我不行…。”

  九爷萧扬烦了,见大哥等人已经前行。拍马过来,在明铛肩头上一提,放到祝氏身后,没好气:“耽误事!”

  一甩马鞭子,先走了。后面是他的妻妾,他竟然不闻不问。

  还在码头上,也不是乱地方,危险自然是不会有的。

  明铛尖叫上马,只得抱住祝氏身子,怯生生道:“多谢九爷。”九爷早就不见人影,再谢九奶奶。祝氏笑:“你抱紧我,我不在行,慢慢走还行。”一带马缰:“驾。”跟上前面的人。

  十五爷萧据和妻子杨氏早就上马,夫妻并骑在月光下,周围加上江水全幽黑,就更显得月光下人明亮娇艳。清风徐来,杨氏对萧据含情脉脉一笑,自在的拂了拂头发。

  十一公主和伍思德也早走了。公主也是坐丁婆婆车到码头上,回去时,伍思德抱她上马,自己上同一匹马,坐到十一公主身后。

  身后多了又宽又壮的身子,十一公主不安的心找到归宿。往后靠,再移动身子寻找一个舒服的位置,窝在那怀里不动了。

  公主最爱洗澡,澡豆又自己弄,身上从来是软香温甜般。她在伍思德怀里蹭着找舒服地方,伍思德悄声呻吟着,双臂微用力把她团在怀里,身子贴住身子,夫妻不约而同的一笑,十一公主娇声道:“我要睡了。”

  她白天奔来跑去,又怕伍思德丢下自己不要,把她累着了。伍思德一抖马缰,马动起来,他笑道:“睡吧。”

  马后有自己披风在,把十一公主裹起来。

  大家全有马,只有伍小伍没有。他愤愤然把豆花弄上马,气愤的牵着马缰绳。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恼:你怎么不走你怎么偏跟来,你坐了俺的马,俺步行,还要给你牵马!

  看前后左右,只自己地上走。伍小伍这个气,闷头走得飞快,不比几个奶奶们骑马慢。还不分路,什么石子路不平,一概走之。

  豆花就惊吓,双手抱住马缰,不敢大叫,不住小声哀求他:“颠,你慢些!”

  伍思德带着十一公主从旁边奔过,不理他们。

  帐篷里,梁源吉抱头如乡下老农般蹲在椅子上。萧护走以后,平江侯已换了好些姿势。先是颓废瘫在椅子上,对老孙氏苦留自己:“我膝下只有此子!”打得心中一片黑暗。

  说破了天,自己还是她的儿子。

  再苦恼的帐篷里踱步,心如乱麻想亡母。

  又换一个姿势时,是快口吐白沫了,和老孙氏争得口沫纷飞,执意要走。

  现在这恨不能把头揣裤裆的样子,是老孙氏已经说动他:“我孙家可保你在京中无事,你走了,府里没有男人,我们可怎么办?”

  男人,他是平江侯府唯一的男人!

  这话母亲以前也说过,每一次搬家躲避孙家的人,母亲就病上一场,小时候是抱着他,大些就握住他手流泪:“你是这个家里唯一的男人,你父亲,他有家。”

  小孙氏一个字也不说,只是抚着她的包袱。那包袱不算大,也不小了。老孙氏说过:“不然让你妻子去江南,她带的足够她用的。”

  萧护抱着儿子和慧娘走进来,夫妻只扫一眼,就心中有数。老孙氏和小孙氏过来行礼,慧娘忙扶起来,又把儿子给她们看,老孙氏认真再看一眼,这个孩子颇有乃父相貌,天庭饱满,地角也圆,是大贵之相。

  老孙氏虽然打算接受命盘,可还是心头黯然。

  梁府中人在这里住一夜,打算明天送行回去。

  慧娘给他们安排帐篷,萧护连夜召开军事会议,大家来看地图。

  大帅道:“当先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郡王们合兵先战我们!去边城,自然是官道。可官道四面,都有郡王们兵!此时往西山去,京门外又全是兵!”

  西山接古太行山脉,从哪里上山,是大帅打算放到最后的一个法子。如能去关城和自己留在那里的玄武军相会,萧护就天也不怕地也不怕。

  关城外茫茫草原,又有山脉,又是大帅少年就走熟的地方,熟到有些地方在心里能默描出来地形。

  玄武军合军,又多了兵力,又有几十员将军在关城,是大帅如鱼得水的地方。

  就是和郡王们翻脸,处处可以躲避,就可以抗那假王命而不遵!

  可从官道去关城,郡王们架势已拉开,陈兵在野!

  单个击破,大帅才不怕他!

  担心的只是金殿上他们能合起心来,万一打仗也合兵合心,誓要先拿下自己。

  大帅不想硬抗。他侃侃而谈:“我的每一员将军,每一个士兵,我都不愿意失去!”

  大帅费了一番功夫把家眷们全接走,岂能走送人家丈夫、儿子、父亲、去死的路?

  就没有张阁老的信:“保存实力为上!”萧大帅也不打算乱动一兵一卒。为家眷们安全到江南派兵,大帅毫不吝惜,前后派出去三万人,包括表弟和妹夫也去了。

  另江面上一只大船,跟四到五只装满士兵的小船保护,为的就是以后让父子、母子、夫妻团聚。

  留在京里,乱起来怕有失。

  萧护都把责任担到这种地步,对明天怎么走,他拿出对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