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8章(1 / 2)





  文妃等人多年宫闱,也知道民心二字。见百姓们不少,文妃带笑道:“老菩萨,这山上全是大忠大勇的人,咱们得步步上山,才见诚心,也请他们灵魂不散,保佑咱们。”她只心疼的看儿子,九皇子伤残,可能支持到上山?

  这是九殿下从伤残后,头一回在百姓们面前露脸,他拄着拐杖,一只手理理身上绣龙长袍,当着民众们略提声音,把皇室中龙子气度当众显示:“回太妃娘娘,回母妃,今日太妃慈德,各宫娘娘们厚德,百官们心中感爱,百姓们人心所向,这才齐聚在此,上山去祭奠那忠胆英魂。理当步行,才不辜负那忠胆英魂。”

  这一番话说得气派十足,有不少人点头,梁源吉自然是第一个点头的,不仅点头,还大声道:“九殿下说得很是。”

  九皇子面上有光。

  他更会利用这情绪,黯然抚摸身上衣服:“想这件子,还是大帅在时,去年九月里新制的秋衣,这春天里穿,倒也正好。”

  他一句话,勾起来多少人心酸和愧恨。

  有人看自己身上新官袍,好巧不巧的,恰好是大帅在时新制的那一件子。世上事,有时候就是这么巧。

  他不是有意取这一件,穿来了,却发现恰好是,心中难过的如同滚油上煎。

  而张太妃也神伤不已,叹气道:“想去年大帅在时,我们娘儿们三月里看衣料做新衣,大帅还说简慢,说不如以前,他来对我谢罪。而今年,哪里寻新衣去,就是大帅也不在了。”

  她为出来祭奠,穿的也是新衣,怎么这么巧,也是去年做的那一件。

  嫔妃们也伤心起来。

  文妃当众哭了:“别说九殿下身上衣服是大帅在时新做的,就是我身上的,周妃妹妹身上的,贤妃妹妹身上的,也全是去年做的新衣。”

  这就不是巧合了。

  去年过年前兵乱,宫中翻得一塌糊涂。后来收拾起来衣服,有的宫中一件没翻过的衣服也没有。不穿去年新做的,还能穿什么?

  有的宫中还有一些能穿的,拿出来看不是冬天的就是夏天的,也有春天的要翻找。现在宫人也缺,去年做的最方便取出,就取当时做的之一在身上。

  嫔妃们都陪着落泪,宁江侯更心痛。再次跪下来赔罪:“这是老臣的疏忽,回去请给娘娘们裁剪今年新衣。”

  张太妃叹气:“不用了,你也挺操心的。”心里想,你操心来去的,忙的是个什么?不敢劳动你啊。

  转而对九皇子微笑:“你说得很是,我们步行上山。”就此步行上山。宁江侯夫人等来的女眷们把九皇子在心里骂一顿,太妃坐轿上山,她们自然也是坐轿上山。

  如今不坐,全要地上走。

  不骂他才是怪事。

  天气特别的好,农历四月里,暖风薰得游人醉,只是爬山太辛苦。没到半山,女眷们汗流浃背,有几个停下来不想上去。后面跟的百姓们先上去了,回头指指点点。半山腰里有风,把他们话吹下来。

  “可见不诚心。”

  “这些当官的全不是东西,把大帅逼走,就是他们干的事!”

  骂的虽然是当官的,女眷们也脸红。想想大帅在时是不错,那时候街上四季有花卖,四季研究新鲜衣服样子,萧府里是头一等的。

  又恢复京中繁华,秦楼楚馆都开张,夜市摊贩也有,宴饮无数,很是热闹。

  为着脸红,女眷们咬咬牙跟上,居然也上了山。

  太妃出宫,田品正要跟来,祭奠忠勇碑林,田将军更要来。他有先见之明,弄几副小轿同时上车。

  见太妃累时,请她坐上一会儿。张太妃实在不能坚持,就抱着小皇帝坐一会儿。又体贴嫔妃们,现在她们是一条心,真正是一家人。又让给文妃坐坐,周妃坐坐,贤妃等人坐坐。

  就这样挪上山。

  宁江侯等来过的官员用目去看,见忠勇碑林仿佛更高大些,经过雨水冲洗更干净些。说也奇怪,春雨贵如油,打春过雨水很少,这碑倒洁净如新立时。

  用心看,有人洗刷痕迹。

  宁江侯心有些灰,百姓心之所向,不容改变啊。再一想又打起精神,孙珉会是一个好皇帝,宁江侯重新腰杆子直起来。

  他这是第二回来,头一回来表面情愿,心中还有芥蒂。此时他三炷香在手,恭恭敬敬在封家夫妻墓上躬身行礼,心中暗祝:你们死得冤枉,可也清名一直流传。我今逼迫萧护出京,又有杀他的心,是不得已而为之。

  立明君死人,自古有啊。泉下有知,请多多体谅我为国一片心。

  他上了三炷香。

  香才放上,天色暗了,隐隐有雨水将来的迹象。宁江侯心中惊恐,瞠目结舌看着山林上才变阴沉的天空,又看封氏墓碑。

  好在不一会儿,天色又转为晴,这一出子只有神知鬼知的宁江侯心中惊吓不为人得知。

  张太妃歇息顺过气,先到最大的碑林前拜祭过,摆上供品。再一一看过,先到封氏夫妻墓碑前。想到萧夫人封氏,伍氏十三娘。

  那笑容嫣然,言语轻快,甚得夫君宠爱的女子,如今却在哪里。小皇帝“唔唔”几声,伸手要太妃。奶妈劝,虽然小皇帝也听不懂:“太妃累了呢,回去再抱。”小皇帝不依的粘着张太妃,把只小手只是张着。

  张太妃实在是累了,虽然有轿子半坐半走上来,她却上了年纪,平时也五体不勤,少做运动。就握着小皇帝手和他逗了几句,又想到大帅家新生孩子,那孩子是顾公公来看的,回去对张太妃做个描述。

  顾公公能做出什么样的话,就是一句:“活脱脱是他爹的小鬼。”满月后慧娘抱进来给张太妃看,白白胖胖,爹娘都习武,精神比小皇帝要好得多。

  这孩子,如今可得暖饱?

  太妃心中感叹,看着嫔妃们官员百姓们一一拜过,实不能等每一个人拜完才回去。就先行回去,轿子到半山,天重新阴起来。

  宁江侯面色又阴晴不定,张太妃却更有感悟,认为忠魂有感,特来显灵。

  回京路上,小雨淅淅下起来。车轿到半路时,张太妃命住轿,旁边到了大理寺。大理寺卿也跟在轿后才回城,见太妃在自己衙门前落轿,从后面慌手慌脚赶上来,没有雨具,小雨打湿他的胡子,不顾地上有雨水,拜倒在上面:“娘娘有什么吩咐?”

  “那抓的百姓在你衙门里?”张太妃和蔼可亲,手中佛珠不住地捻着。大理寺卿就即明白,回道:“自大帅走后,刑部尚书告假,两位侍郎大人跟随大帅离京而去,如今是平水王和南安王手下官员任刑部侍郎,抓的百姓全在刑部。”

  张太妃微微而笑,并没有动怒的样子,只是手中捻佛珠用力和快些。她笑容可掬:“起轿,去刑部。”

  田品正眼圈了一暖,随即红了。吩咐京都护卫们:“先安排人去刑部,不能让太妃和嫔妃娘娘们受到冲撞。”

  车轿到了刑部,里面正在过堂。南安王和平水王的人要在京里煞煞萧护留下来的威风,就只和这些新抓的人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