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炮灰婆婆的人生(快穿)第85节(1 / 2)





  “你管她呢。”柳纭娘嘲讽道:“她这么多天都没上门,肯定也是不好意思了。”

  钱小喜抿了抿唇:“娘,我想回去看看。”

  “不许去。”柳纭娘一口回绝。

  钱小喜真的要疯了!

  接下来两天,柳纭娘带着她进山采蘑菇,吃不完就拿去镇上卖。不过,村里人逛的那两条街没有人买,算有人愿意问,也出不了高价。

  柳纭娘直接去了富人住的几条街,很顺利就换到了银子,虽然家里很破,许多物件也该换新。她却什么都没有买。

  嘴上说的苦不算苦,得让汪海亲眼看见亲娘受了多少苦才行。

  所以,柳纭娘这些天都没省粮食,该吃就吃,还买了肉回家包饺子吃。

  饺子算是个新鲜吃食,村里人从来都舍不得吃得这么精细。钱小喜食不知味,急得嘴角都长起了燎泡,夜不能寐,气色也不好,容貌大不如前。

  这一日,她正在厨房里忙活,就见婆婆在院子里喊。抬眼一瞧,顿时魂飞魄散。

  婆婆手中捏着一支银钗,她奔出厨房:“娘,你翻我东西?”

  柳纭娘似笑非笑:“小喜,这么贵重的东西,你从哪儿来的?”

  钱小喜面色煞白,咽了咽口水:“我娘给我的压箱底。”

  钱家重男轻女,女儿出嫁时要了一笔不少的聘礼,哪怕出嫁后,也经常过来薅好处,就算是有这么一支钗,绝不会落到钱小喜手中。

  “是么?”柳纭娘抬步往外走:“你娘抠成那样,心眼都偏到了天边去,我不信她有这么大方。这家里容不下手脚不干净的人,银钗的来处,我得问个清楚。”

  “不行!”一问可就露馅了。钱小喜一把拽住婆婆,电光火石间,她已经想好了借口:“我嫂嫂和弟妹要是知道此事,一定会闹的。娘,我不是那种会偷拿别人东西的人,这真的是我娘给我傍身的嫁妆……得了好处咱们悄悄的,你问什么呢?”

  柳纭娘回头,居高临下看着她:“钱小喜,你这是把我当傻子糊弄呢。”

  “这东西绝对不可能是你钱家出来的。”柳纭娘把玩着那钗:“你说是情郎送的,我还比较信。”

  听到“情郎”二字,钱小喜眼皮一跳,一瞬间心中慌乱不已,回过神来,发觉自己额头上已冷汗涔涔,

  手脚一片冰凉,又惊又惧。

  “不是。”钱小喜哭着道:“娘,这种事不能胡说,您不能冤枉我啊……我太委屈了……”

  102. 第四个婆婆 六      钱小喜哭得伤……

  钱小喜哭得伤心至极。

  “您不信我?”

  柳纭娘垂眸看着她:“你搁这胡说八道, 让我如何信你?”

  “娘,我是真没想到……”说到这里,她爬起身, 跌跌撞撞往外跑。

  她一开始踉跄了几步,后来跑得飞快,眨眼间就消失在了村头。

  柳纭娘拔腿追了几步, 想到什么, 不疾不徐去了村里有牛车的人家:“三弟妹, 麻烦你们夫妻送我去镇上一趟。”

  有个爽利的妇人从屋中探出头:“嫂嫂, 这又不赶集,你去镇上做甚?”

  “刚刚我从小喜屋中寻到了一只银钗, 问她哪儿来的, 她非说是陪嫁。”柳纭娘摊了摊手:“就钱家那德性, 怎么可能用一整支钗给她陪嫁,我肯定是不信的。几句话没说清楚,她哭着就跑出去了,我瞅着像是去镇上……我这老胳膊老腿的, 也追不上,还是坐牛车去。”

  说着话, 从怀里掏出几枚铜板:“这是车资。”

  边上汪家的远房堂弟已经在套牛车了,看到铜板, 一脸不悦:“嫂嫂, 你这是打我的脸呢。小喜是咱们汪家的人, 她跑了我们去找本就是应该的, 怎么能收你的钱,赶紧收回去。”

  柳纭娘也不客套,带着姜芦花的三弟妹坐上了牛车往村口追。

  钱小喜累得气喘吁吁, 生怕被后头的婆婆追上。她觉得这是自己唯一能够买到药的机会,看着前面不远处露出的房屋,那里就是镇上。只要她跑得够快,只需要快上半刻钟,她就能拿到药……以至于她累得胸腔疼痛,也始终不敢停下。

  身后却有赶牛的声音传来,她心里顿生不好的预感,百忙之中回头,看到那牛车上的人,不是自家婆婆又是谁?

  她顿觉眼前一黑。

  “小喜,你别跑了。”赶牛车的汪老三是个热心肠的,看到人后急忙招呼:“你这丫头也是傻,娘家婆家都在这里,你能要往哪儿去?”

  柳纭娘跳下牛车,一把将人拽住:“去哪儿?”

  钱小喜看着不远处的房子,欲哭无泪。坐上牛车后,她干脆趴倒在木板上,实在累得不轻。

  回村的一路上,无论车上的人说什么她都不答话,一来是伤心,自己离药就差那么一点点路。二来,也是实在没有力气了。

  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多,但村里没有秘密。好多人都知道钱小喜藏了一只银钗,说不清来路,被婆婆询问后还往外跑。

  钱母听说了这事,眼睛一亮,直接奔到了姜芦花院子外大喊:“亲家母,那银钗是我让小喜保管的,不是别人给她的,你千万别多想。”

  说着又大喊:“小喜,赶紧把银钗还给我。”

  这些年来,朝廷每年征收赋税,一年比一年重,能够不闹饥荒,都算是富农。银钗这么贵重的东西,村里就没几户人家买得起。

  钱家以前是挺富裕的,可五年前来征兵时,不愿意出丁的人家就得用银子买名额,那时候钱家东拼西凑,勉强把银子凑够。事实上,要不是全家几个女儿的婚事,他们也凑不出来。

  直白点说,钱家能不出丁,汪家也出了一份力。

  这么几年,钱家也是勉强凑合着过,绝对不可能拿得出银钗。

  钱母脸皮够厚,不怕别人看笑话,嗓门大得很。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已经引来了不少邻居观望。柳纭娘从屋中出来,抱臂问:“那你倒是说说,银钗长什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