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第77节(1 / 2)





  显然大家都不习惯这种场合,所以并没有人开口。平安也不气馁,继续道,“那我就先来开个头吧。秦州弓箭厂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提供足够的弓箭。初期军队里肯定还有库存,也会从京城调一批弓箭前往,暂时不需要咱们提供。所以我们大概有四五个月的时间,然后就要直接向前线提供弓箭了。”

  “这四五个月里,咱们必须从京城赶到秦州,将弓箭厂建起来,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最后还得生产出第一批弓箭。我建议我们就按照时间顺序,将要做的事情梳理一下,弄出一个初步的计划来。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大家都不要客气,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只要有用都能采纳。”

  王太监推荐来的四个人对视了一眼,孙德道,“先要挑选出跟着前往秦州的工匠。”

  “这个简单,”平安道,“王太监和崔掌司那里都答应我,要什么工匠都随便挑,等开完了会,咱们就去挑。”

  他顿了顿,又道,“箭的制作难度远小于弓,所以只要挑几位经验纯熟的老工匠,剩下的都挑有四五年经验的人就可以了,这样就算多要一点人,想来王太监也不会不答应。”

  反正四五年经验的工匠,还只能算是学徒一级,在兵仗局这里只能打打下手,处理一下材料,真正上手制作的机会并不多。不过制作箭支肯定是应付得来的。

  这件事定下,然后就是前往秦州。有圣旨在,这一路肯定很顺利,没什么可说的。然后就是到地方之后的事了。齐鸣主动道,“到了秦州,跟地方官府打交道的事都交给我便是。建厂的事,也应让当地官府协助。”

  “没错。”平安点头,“我已经让人将消息传递过去,想来等我们到的时候,前期准备工作应该都差不多了,只需挑好地方,便能开始建厂。”

  皇城司在秦州也有分部,这件事正用得上,平安自然不会客气。让人顺便带个消息过去,让那边早早准备起来,有什么问题都解决掉,到时候碰了面,便能直奔主题了。别说是工厂选址,就连铁矿那边的事,估计也该调整好了。

  齐鸣面色一僵,原以为自己的用处很大,但听到平安这么说,他才发现事情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

  要将平安拿捏在手心,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但他也不气馁,毕竟现在都是纸上谈兵,情况未必会像平安所说的那样发展,自己还有机会。所以只是点点头,不再说话。

  有了这个教训在前,接下来的商议几乎变成了平安的一言堂,不管什么事情都能够迅速的定下来。结果不到半个时辰,会就开完了。平安将记下来的东西整理了一番,初步的计划便成型了。

  然后他宣布散会,大家一起去挑选工匠。

  只有四五年经验的工匠,根本不必挑,反正大家都差不多,随便指就是了。唯一的问题是不能可着一个地方挑,所以必须每个车间挑几个。都不必去车间,崔掌司那里拿出名册,一一勾选即可。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这些人愿不愿意去秦州,所以最后挑选出来的这五十人便被叫来谈话,若是有人不愿意去,再换别人就是。

  平安仗着跟皇帝那边的关系,争取到了一项出差福利,去了秦州之后,每月能够多领这一项补贴。虽然要跟家人分开,但工匠们纷纷表示愿意去。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多。

  五十人里只有两个拒绝,原因还是家里人离不得照顾。其中一个家中只有一个眼瞎的老娘,另一个家里是寡母和姐妹,需要男丁支撑门户,去了秦州便照顾不到家里了。平安换了另外两个,这件事就定下来了。

  下马威到这里也差不多了,平安便让大家散了。

  孙德鼓起勇气问,“不是说还要挑几个经验老道的工匠?”

  “这个不用大家操心,我已经有人选了。”平安咧嘴一笑,却没有具体说是哪些人选。

  那四人的脸色都不大好看,到现在还没发现平安是故意给他们下马威,想要将他们压住,那也就不会被挑来负责这件事了。原以为平安年轻,做事自然有不周到的地方,他们很轻易就能够掌控话语权,然而现在看来,事实却并非如此。

  平安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并且丝毫没有隐瞒他们。敢做出这个姿态,不是太蠢,就是绝对自信。平安当然不蠢,那就是有别的底牌,丝毫不怕他们夺权。

  不过没人说什么。

  因为这四个人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代表的是各自背后的势力,被王太监统一推荐给平安罢了。所以彼此之间其实也并不熟悉,更不可能精诚合作。现在情况出乎预料,他们自然要回去向上头禀报,然后才能确定接下来要怎么做。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谁也不愿意出头。

  平安见状,不由满意一笑。

  将这些人送走,小全便对平安说,“我看这几个都各怀心思,你怎么挑的都是这样的人?”

  “哪里轮得到我挑?”平安笑眯眯的说,“知道我要去秦州,大家都积极主动要替我分担责任呢。自己送上门来的,不用白不用嘛!”

  小全:“……”忽然觉得膝盖有点儿痛是怎么回事?

  不过连小全都可能看得出来这些人是各怀心思,平安自己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所以今天也是他的一个试探,若是这些人拧成一股绳,他还没办法可想,但显然并不是。

  所以他轻轻松松就将这些人压下去了,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这是一个彼此试探的过程,而平安占据了上风。也许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一时的失利无关紧要,只要上面的人支持,他们随时都能反过来夺得话语权。但对平安来说,却不是这样的。

  他从一开始就压制住这些人,等到时间长了他们习惯了,自然而然面对自己就会落在下风。这是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表面上看不出来,实际上却是很有用处的。

  最不济也会给这些人一种心理暗示:平安很厉害。从而让他们的行动束手束脚,为平安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优势。最妙的是天高皇帝远,到时候他们即便想要转变对待他的态度,也没办法立刻得到背后之人的支持,难免就会犹豫踟蹰。只要平安掌握了弓箭厂,到时候这些人再厉害,那也只能听从他的调派。

  想来弓箭厂捞功劳没问题,但是必须要听从自己的派遣,这是平安的底线。

  拔出膝盖上的箭,小全继续若无其事的问,“那些有经验的工匠,你要去哪儿挑?”

  他自觉跟平安是“自己人”,所以说话做事都更加亲近,尤其是即将面对四个不知道来头的“敌人”时。所以问这句话,的确是存了担忧平安的意思的。

  平安道,“挑什么挑?我打算把我手底下的人全都带过去。”

  小全惊讶的睁大了眼睛,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这个办法果然不错。而且对于平安来说,带着自己都的班底,总比再去收服挑选出来的人更强。工匠都控制在他手里,那么其他人便都被架起来了。只要他牢牢掌握住生产线,便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其他人上蹿下跳,到底还是只能为他做嫁衣。

  这么一想小全整个人都有点儿不好。不过再转念一想,平安也是自己人,这才释然。

  ……

  直到平安将离开的准备都做得差不离了,赵璨才终于来找他。

  “这几日就要走了?”对于平安决定亲自去秦州这件事,赵璨并不十分意外毕竟事关重大,平安想亲自过去监督,也在意料之中。

  平安点头,看着赵璨的眼神颇为复杂。

  他决定亲自去,固然是因为种种客观原因,但平心而论,最后促成他下定决心的,却是赵璨。

  无论过去是对是错,但平安对赵璨动心过,这一点却是实实在在的。那种感觉骗不了人,平安也没有装鸵鸟的意思。以前他通过挑赵璨的毛病来压制这种心动,最近才发觉那其实对赵璨不公平。

  这种情况下,平安觉得自己应该跟赵璨拉开距离,冷静一段时间。

  离开京城自然是再好不过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