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节(1 / 2)





  姑娘是对林三爷有感情的,那种感情不知是怎么滋生的,远比姑娘记不清事时还强烈。只是她们姑娘有点儿瞻前顾后,也不知究竟在顾忌什么。

  可能还是怕她们侯爷会不喜林三爷出身的缘故?

  苏眉可不知自己被紫葵看穿了心思,一边打哈欠一边又让人去问有没有吴子森的消息,得到的仍旧是没有任何动静。

  她在用早饭的时候,管事倒来了一趟,跟她说事情已经办好了,东西也按她说的安排妥当。

  苏眉点点头,觉得身上还是乏得很。今日比昨日凉快,便让人搬了长榻到庑廊下,窝在上边看话本。

  才翻了不到十页,杜氏身边一个婆子满脸高兴跑来,进院子就在大声喊:“恭贺姑娘了,方才豫王府的人先来见了夫人,说十日后就是吉日,宜嫁娶,大姑娘出阁的日子就定在那天。一会豫王府就会派人来过礼。”

  苏眉被那婆子说得都有一阵恍惚,挑眉道:“哪里来的蠢货,她出阁跟我恭贺什么!而且嫁娶?豫王是要聘她当正妃吗?若不是,你把你嘴巴闭紧些的好,一个妾,哪怕是贵妾,也用不得嫁娶二字。要是不小心落入往后豫王妃的耳朵,你家姑娘在豫王府还能有好日子过?!没得还得连累我们苏家,说我们狂妄!”

  婆子本是听杜氏吩咐,让来挫挫三姑娘的锐气,结果劈头劈脑就被一顿训,还是真犯了大忌,吓得连忙跪地求饶。

  紫葵怕那婆子要惹得自家姑娘心烦,忙把她给赶了出去,回到她跟前说:“姑娘,府里要操办吗?”

  “豫王府让操办就操办,我们不用管,就这么交代管事的就行。皇家忌讳多,我们自己做主容易出错。”

  紫葵一想可不就是这个理,连忙去召集府里的管事,着重说明,让他们知道轻重厉害。

  豫王府那边果然很快就来下定,罕见的是居然还动用了礼部官员,章程正儿八经的,乍一看还真像是苏沁嫁到王府去。

  苏眉根本不露脸,随便她们那边折腾,等完了,听管事来说一声,告知了豫王府的意思,更是不管了。

  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才不管这些屁事,没得占得自己还一身臭味。

  到了下午,秦叔亲自来一趟侯府,是林以安昨天收到她的消息,打探清楚,明儿嘉禧公主那儿确实又要设宴。

  “三爷让老奴传达,说要姑娘放心,他心里只装着姑娘,不会叫姑娘伤心的。”

  秦叔转述时脸不红气不喘,苏眉听得直拿团扇挡脸。

  林三叔到底都跟秦叔说了些什么,他怎么能把这些孟浪的话说出来!

  秦叔见她害羞的举动,眼里笑意渐深,识趣地告辞。

  在离开的时候,他看着刚刚露出的新月咧嘴一笑。三爷是让传话让三姑娘放心不假,可没有后面那些的,但三爷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他这可不算胡说。

  苏沁出阁的事有定论了,嘉禧公主想要乱点鸳鸯谱的事亦有安排,苏眉唯一挂心的是都了傍晚也没出息的吴子森。

  她总有不好的预感,那日吴子森收到一封信就脸色铁青离开,也不告诉她究竟发生什么,一去几日,连个消息都没有。

  不过前世她这憨厚的表哥倒是在她病逝前都好好的,那个时候吴家因为边陲战事亦起复,在太子重回东宫后力荐,到边陲助父兄一臂之力。后来太子肯定是登基了,所以即便今世她改变了自己嫁给林恒礼的事,但这些应该不会有变动。

  她安慰着自己,又等到快要二更天,留在府里的吴家护卫终于过来报信。

  “姑娘,世子回来了,说太晚了,今儿就不扰您休息。说明儿再跟你说详细……”

  苏眉听见他回来,心头终于一松,问道:“一切都可好?”

  “世子一切都好,姑娘放心。”

  苏眉这才不再强撑着困意,打着哈欠上床歇下,准备看明日林家的热闹。

  到时候也不知道会不会把林三叔吓一跳!

  苏眉带着对明儿的期待陷入梦乡,梦里她还是庄子里,攀着梯子在摘杏子,林以安在树下紧张得时不时伸开胳膊,就怕她掉下来。

  她摘好杏子下地来,他连衣襟都紧张得汗湿了……

  **

  翌日,已经和傅家通好起的嘉禧公主起身后过问宴客的事。

  这事虽然是为个庶子定下亲事,本不需要她太费心思的,可傅家到底是世交,该给对方做脸面还是得做。

  四处都回禀一切都好,嘉禧公主再吩咐让两个儿媳妇记得出席作陪,李氏听闻后心里就不太痛快。

  让他们给三房那个做脸,简直辱没他们嫡长!

  居然是年岁越大活得越回去,连一荣俱荣的道理都不懂了。

  徐氏乐得在婆母跟前装乖巧,得到消息便先过来陪着婆母,说能在婆母跟前学点本领,把嘉禧公主捧得极为受用。

  林恒礼那边也守株待兔,让人盯住了几个府门,就想等苏眉上套。

  至于林以安,他收到苏眉先前的来信已经安排好,直接把事情甩到卫国公跟前,就看看他那父亲这回究竟要怎么做决策了。

  各方都伺机而动,嘉禧公主那边却先收到几个大箱子。

  红木的箱子,十分精致,似乎有点儿沉,被管家送到院子里,管家给她转述送箱子过来的人留下的话。

  “他们不报家门,只说是家里的主子吩咐给公主送来的,有些事不好明着说。但公主见过东西后,就会明白。”

  嘉禧公主听着一点也没诧异,把手里捧着的茶吹了吹,喝上一口,语气傲慢道:“恐怕又是哪家有什么事求到我这儿来,我且先看看是什么东西,便知他们所求是什么了。”

  原来早前不少当官的想谋晋升都会先来她这儿探探门路,特别是小皇帝刚登基时,送东西来的人海了。

  她是见怪不怪,只是现在她跟皇帝关系有些微妙,大不如从前,还是先看看对方送的什么东西。从贵重程度,就能品出对方求的是什么。

  里头肯定还会留下信物,到时两方能接头。

  今日要宴客,这箱子肯定不能大大方方放这儿,她便先处理要过目。

  惠嬷嬷闻言,带了几个小丫鬟上前,都站在箱子跟前,一块去把箱子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