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一三章 利大于弊(2 / 2)


“凡无许可而自称教士、修士擅自入境传教者,杀无赦!未经许可而擅自修建木速蛮经堂、耶稣会教堂者,杀无赦!此上谕,可由通政司明发天下!”

两个杀无赦说出来,崇祯皇帝的脸上顿时杀气腾腾。

而内阁首辅李国镨、阁臣徐光启听了这话,也立刻躬身领旨,说道:“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对于在大明境内的洋鬼子,此前崇祯皇帝在理藩院内设立了西夷馆,专门负责管理在京的泰西夷人。

大明朝的户籍制度那么严苛,自己人到外地去,还要官府开具路引文书,怎么能容许洋鬼子在境内到处乱窜呢?

即便是允许他们到处乱窜,至少也得给他们搞个户籍或者类似路引之类的身份证明吧!

对于这个时代的欧洲洋鬼子来中国,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总体上是支持的,因为这样做利大于弊。

十七世纪的欧洲,经历了漫长的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正在面前超越中国,而且正处在由欧洲人主导的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候,搞闭关锁国,绝对是自己坑害自己。

满清入关之后对于中国人最大的危害,就在于其闭关锁国让中国人错失了近代以来工业勃兴的关键阶段,从此一步错,步步错。

对于这个历史教训,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当然要认真吸取,所以,宁肯冒着不可预测的风险,也要学着后世的做法,逐步对外开放。

不过,开放通商贸易,开放科学技术是一回事,而开放宗教信仰这种事情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拥有夏商周三代以来自成体系的华夏文明,这是中国之所以是中国的根本。

一旦失去了这一点,大明或许会延续,但是中国还是中国吗?

所以,必须要控制,要管理,尽量去其弊,而增其利。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所做的所有一切,都是反复权衡利弊得失之后作出的选择。

包括允许耶稣会在三边总督下去设立保安团也是如此。

这个世界上,什么人与木速蛮的仇恨解不开化不掉?

首屈一指的,就是天主教徒。

在针对西北木速蛮的问题上,天主教里最激进的耶稣会,正是最坚定的一个盟友。

耶稣会此时在大明境内的力量虽然十分弱小,但它却有着一个世界级的十分强大的后盾。

这个世界级的后盾,不仅在科学技术上都在全世界的前列,而且在武器装备上,也走在全世界的前列。

给它开一个口子进入中国,虽然有着可能会被反噬的风险,但是却也为大明的科技和军备引入一个竞争对手。

当耶稣会在西北的保安团护卫其教堂不利的时候,其有限的人数必然要求他们不断寻求更先进的武器装备。

而泰西诸国最先进的火药火枪火炮等武器装备,就会经过保安团的这条渠道源源不断地进入大明。

这么一来,不管是仿制也好,自行升级也好,大明的火器技术就不会落在欧洲的后面。

至于引入了欧洲天主教的力量进入大明朝的西北地区,今后会给大明朝本身乃至周边地区带来怎么样的冲击和影响,那就只能走着瞧了。

好在西北远离海洋,远离这个时代欧洲人已经盘踞的东南亚地区,而其周边,不是木速蛮的领地,就是蒙藏地区藏传佛教的天下,西北的耶稣会保安团除了与大明朝站在一起之外,没有其他选择。

腊月望日的朝会结束之后的第二天,来自锦衣卫西镇抚司的详细报告以及三边总督府的军情奏报,终于一前一后地送进了军机处,送进了乾清宫的御书房中。

两相对照之下,崇祯皇帝才算是对洮岷兵变以及随后洮、岷、陇、固等地的民乱,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