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一四章 西北局势(2 / 2)

宁夏镇地跨黄河两岸平原,地广人稀、河湖遍布,有大量的易垦宜耕土地,是实实在在的塞外江南。

陕北的百姓起初不明就里,所以不愿前来,三边总督府的招垦文告发到各地数月,也没有多少人自愿应征应募。

但是等到第一批流民被延绥参政陈奇瑜押解移送到花马池三边总督府以后,没过几个月,宁夏之地可以分得大量易垦宜耕土地的消息,很快就在陕北、关中等地传开了。

于是几个月后,根本不需要各地陕西、甘肃、宁夏、固原、延绥各地官府强行摊派,抓捕遣送,就有大量的各地汉人流民,拖家带口、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地前往花马池登记开荒。

失去了土地和家园的汉人流民,对于土地的那种渴望,一旦有了官府开辟的渠道和明确的支持,立刻就像山洪暴发一样倾泻而下了。

然而短短半年之内,超过两万户汉人百姓的到来,却也使得原本还算平静的宁夏镇黄河两岸地区,变得不平静起来。

移民而来汉人百姓越来越多,开辟的屯垦区域也就不断扩大。

三边总督府分给移防花马池的固原镇各级将校士卒的官庄,也随着扩军练兵的进展而一再增多。

然而宁夏镇黄河两岸的土地虽然不少,但是基本的盘子也就那么大。

朝廷军屯民屯的不断增多,当然逐渐地就侵犯到了居住在此地的回回木速蛮的利益。

对于那些生活在自己的庄屯之中,天天围着经堂和礼拜寺转圈子的木速蛮们,很快就在各个经堂大小莫洛(后来又叫毛拉)煽动之下闹事了。

那就是,你来垦荒,我也垦荒,而且我还不准你垦荒。

袁崇焕本人是客家人出身,说到底是汉人出身,而且还是比较正统的汉人。

这样一个三边总督,自然要站在汉人移民这一边。

而且这些移民还都是他的三边总督府发布了一个又一个招垦文告招募过来的。

同时,袁崇焕又是一个手段强硬,善于采取高压政策的人。

汉人与木速蛮之间因为争相垦荒圈地而造成的冲突越来越多之后,三边总督府很快就又发布了一封文告:

禁止木速蛮以及木速蛮经堂、礼拜寺无偿圈占荒地,违令者退还已垦荒地并处罚金和劳役。

汉人移民百姓们有了三边总督府的这封文告,就等于是有了靠山,招揽亲友圈占土地大肆垦荒等行动,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而各级官府在处理木速蛮因为屯垦问题与汉人纷争的时候,当然也就更加偏袒汉人了。

于是,三边总督府的禁令,不仅没有灭火,反而让冲突之火烧得更旺了。

不过,原固原镇军队跟着三边总督府移驻花马池之后,花马池长城一带的驻军人数,达到了两个镇,再加上袁崇焕移防花马池之后从移民之中自行招募的督标,所有士卒人数加起来接近了五万人。

有这样一支大军坐镇,宁夏本地木速蛮中的大小莫洛们,面对各路官军中的骄兵悍将,虽然心中愤恨,但却敢怒不敢言。

不过,看似平静的宁夏等地,却像是一座快要喷发的火山,就等着什么时候来上一场地震了。

然而对于这个情况,袁崇焕及其三边总督府的左右手毛羽健、程本直、王予安等人却不以为然。

这些人要么是不知道这种情形的危险,要么就是知道但却完全没有当回事情。

因为袁崇焕到了三边总督任上之后,除了招垦开荒之外,还干了很多其他事情。

其中另外一件让他投注更多精力的大事,就是开边互市。

而这件大事,同样是一件极得罪人的事情。

若是一般的文臣来到三边总督的任上,是轻易不会触碰这个问题的。

但是袁崇焕这个人,却不是一般温良恭俭让的文臣,而是一个浑身是刺、蛮横霸道的袁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