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三五章 如何抉择(2 / 2)


而这一次前来北京朝见崇祯皇帝的莫敬完,正是这个莫敬宽的儿子。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莫敬宽死了以后,他的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莫敬完,而莫敬完竟然缝缝补补地将安南北朝莫氏的基业,一直维持到了满清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之后才算彻底灭亡。

而他之所以彻底灭亡,是因为在吴三桂等人发动的三藩之乱中,他作为一个安南人,竟然在安南北部的高平等地,公开地站在了吴三桂的一边,还想着为反清复明做点贡献,不断给吴三桂的军队供应粮草军需。

结果可想而知,三藩之乱被平定后,安南北朝黎氏的军队再次对莫氏盘踞的高平发动猛攻,莫氏又一次战败,逃往了广西。

不过这一次,再也没有了明朝给他撑腰。

公元一六八三年,明永乐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逃亡广西的莫敬完被清军抓住,然后移交给了安南黎朝的权臣郑氏,随后被处死。

这就是安南北朝莫氏的基本历史。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对此当然并不清楚,但是这一次莫敬完的朝见,以及朝见之时所说的石破天惊的这么一番话,却让他认真思考起了安南的问题。

如今的莫氏,既然愿意将安南整个献给大明,说明他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大明朝廷这边如果不向他伸出援手,那么安南的南北朝很快就会结束,而且会以莫氏完败的局面结束。

相对强大的黎氏南朝,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后黎朝,就会提前数十年统一安南。

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大明朝的南方就又会出现一个不断惹是生非的安南小霸。

这当然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

对于大明朝来说,安南这块土地上最好永远不要出现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且最好始终陷在无休止的战乱之中才好。

如果数百年之后的那个安南,当初没有在中华的支持下实现统一,而是始终分为南越和北越,那么这个北越还有能力威胁、挑衅,甚至是对其北方的邻居发动战争吗?

若是它仍然分为南北朝,给他一百二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得罪北方的邻居啊!

明末这个时代的人们,不知道后世的那段历史,可是自己这个来自后世的穿越客可是知道的啊!

既然这样,自己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维持安南现在这个南北朝的局面。

同时,以向北朝的莫氏提供军事支持为条件,陆陆续续地换取安南北方的土地,将大明朝的南部边境不断向南推进。

想到了这里,崇祯皇帝看着比自己还年轻了不少的莫敬完,以及跟在莫敬完身边的那个莫氏老臣莫玉辇,缓缓说道:

“朕闻安南除了你们北朝的莫氏之外,南方尚有一个后黎氏的南朝。而且据说,黎氏的南朝这几年屡战屡胜,不断往北推进,你们莫氏的江山,已经不足安南半壁,先是丢掉了升龙,后来又丢了高平,安南几乎已复为黎氏所有!

“若不是先帝念在你们莫氏先祖,乃是我大明世宗皇帝亲封的安南都统使,恐怕你们北朝莫氏的宗庙社稷,已然断祀久矣!”

崇祯皇帝毫不客气地说完了这番话,再去看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莫敬完与莫玉辇两人,突然厉声说道:

“你北朝莫氏事到如今,已是气息奄奄、死之将至,却尤敢在朕面前大言不惭、谎言欺骗!安南之地如今几乎全境接在南朝黎氏手中,汝辈何来五十三府四十九州一百七十六县土地贡献于朕?!”

崇祯皇帝突然而来的怒气,令中极殿中的气氛一下子将至冰点。

安南北朝莫氏的继承人莫敬完嗫喏着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叩首,嘴里不断地重复着:“此是莫氏心愿,大皇帝恕罪!大皇帝恕罪!”

这个时候,跪在莫敬完傍边的莫氏老臣莫玉辇突然抬头,用着带有后世广西口音的汉话说道:

“启奏大明皇帝陛下!安南莫氏受封安南都统使以来,治理安南北地百有余年,开科取士十二次,深得北朝士民之心。奈何近年以来,安南北方连年干旱,百姓贫困、民生凋敝,北朝实力遂不如前。

“尤其近年丢了升龙府后,莫氏失去升龙府河谷平原,财赋重地落入南朝之手,不得已退守北部山区,情形日趋艰难。若无大明施以援手,莫氏确乎断祀久矣!

“不过也正因此,我北朝莫氏比之南朝黎氏,更愿作大明皇帝陛下之忠臣孝子!”

说到这里,莫玉辇噔噔噔连着磕了几个响头,然后肃容说道:“若大明皇帝陛下愿助北朝莫氏重回升龙府,我莫氏愿以高平之地相赠!若大明能助莫氏拿下清化、顺化,我莫氏愿以升龙府及其以北土地相赠,并纳质子岁币,永为大明藩臣忠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