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零六章 知我罪我(2 / 2)


“三日之后,袁某入城,而袁某入城之日,即是各营将士收刀之时!”

毛羽健也曾是清流出身的御史,一向顾惜自己在士林之中的名声,当初自请跟随袁崇焕到西北守边,未尝没有借着袁崇焕的巨大威望,到边镇提升自己的声誉。

然而两年多来,西北一片混乱,期待中的名满天下不仅没有到来,而且多少年积攒的声望反倒一路跟着下跌。

此时料知袁崇焕这命令一下,用不了多久,朝野士林必定又是骂声一片。

只是当初自己请命跟随袁崇焕西来,这个烙印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了,到了现在,与袁崇焕已经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此时袁崇焕决心已定,自己再说什么徒增嫌隙,于是只好硬着头皮,再回城中传了命令。

这命令,没有提到屠城,但是屠城的意思却又显而易见。

周遇吉也好,曹文诏也好,当然没有理由反对。

而两个人麾下那些或是汉人出身,或是蒙古人出身的骄兵悍将们,则一个个劲头高涨、士气大振。

拥挤在北门瓮城中的那些被缴了械的木速蛮乱军,立刻成为了贺人龙所领督标的猎物。

特别是当最后入城的达拉特部首领吉仁泰、杭锦部首领苏赫巴鲁,以及西乌拉特部首领色棱,弄明白了三边总督袁崇焕的命令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之后,叽里咕噜地一阵传令,各带所部草原骑兵嗷嗷叫着策马冲入城中。

这些早就穷疯了的草原部落,最期盼的就是这一刻。

先前跟着李邦华麾下的各路兵马进军河套,虽然打了胜仗,但是缴获不多,因为鄂尔多斯诸部也不富裕,而且大明官军的规矩又多。

这之后,从征河套的达拉特部,被封在了乌梁素海以北草原,吉仁泰也被封为了达拉特卫指挥使。

从征河套的杭锦部,被封在了狼山以西哈腾套海以北的草原,其首领苏赫巴鲁也成为了杭锦卫指挥使。

同样以从征河套有功的西乌拉特不首领色棱,被封为了乌拉特卫指挥使,其部落则被安置在了狼山以西哈腾套海以南的草原地带。

世袭的草原封地有了,世袭的指挥使官职有了,对于这几个原本上不了什么台面的小部落来说,接下来最需要的就是人口、财富和牛羊了。

不过城中的这些木速蛮人口,即便是这些紧缺人口的蒙古部落,也知道这类人他们可不能要。

如今有了三边总督的军令,他们在城中策马狂奔,杀人抢东西,自然毫无顾忌。

混乱的长夜过去,到了次日天亮时分,安远伯曹文诏率领的武烈营和各支蒙古骑兵,已经肃清了南城的抵抗,将满城剩下的木速蛮逐街逐巷地往城北驱赶。

等到太阳爬上固原西大寺的阁楼顶端,城中成千上万的木速蛮乱民全部被围在了西大寺内及其周边地区。

西大寺的里里外外,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持刀的,未持刀的,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拥挤在一起。

有的成群结队地跪在西大寺内外的地上,口中念念有词地祈祷着什么,而有的人面对刀枪林立越来越近的官军,依旧在声嘶力竭地叫喊着口号,鼓舞着木速蛮乱民圣战的士气!

周遇吉、曹文诏骑在马上,驻足于官军的包围圈之后,隔着百余步,注视着西大寺前面开阔地带上涌动的人群,不言不语,只是静静地等候着马匹脚下正在忙碌着调整射角的炮营。

周遇吉来到西北之后,以当初带来的京营将士为班底,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整编训练了一个火枪营、一个车炮营和两个掷弹兵营。

如今,既然总督大人决定了不接受这些暴民的投降,那么此时此刻,也该是这些火器营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炮营都司黄廷弼准备妥当之后,高举手中令旗,回头目视周遇吉,等待命令。

而周遇吉见车炮营令旗高举,当下也不说话,先是举起手臂,然后重重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