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百四十三章 奥拉夫战役(三)(2 / 2)

海军的舰政本部甚至是专门成立了第八部:陆战部,专门负责海军陆战部队所需要的各项装备研发,并研发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款海军坦克:九八式战车,性能远超日`本陆军所装备的那些坦克。

日`本海军装备的坦克比日`本陆军更先进,更多,这不得不说在人类军事历史上是属于绝对搞笑又奇葩的事情。

和日`本陆军尴尬比不同,苏俄则是一个典型的大陆国家,是一个比中国更加注重陆军发展的国家,中国每年的军费投入里头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用于海军发展,但是苏俄的军费基本都是用在了陆军上头,如果没有这种程度的投入,苏军也不可能装备上万辆的坦克。

只是很可惜的是,今夜前来发动反攻的苏军里头并没有装甲部队,而是普通的步兵部队,这让甘中校有些小小的失望,作为一个装甲兵军官,甘中校自然是希望通过击溃敌军装甲部队来建立自己的功勋的,至于击败敌军的步兵部队这不能让他获得多大的成就感。

不管甘中校心里头怎么想的,也不管甘中校是有多么的轻视这些前来反攻的苏军步兵部队,但是苏军的反攻已经展开。

大片大片的苏军步兵散开了朝着甘中校所率领的这支临时装甲团发起了潮水般的进攻,反攻的苏军士兵虽然前线直射火炮不怎么样,但是后方支援的远程火炮却是有不少。

“我觉得至少有一个营的一百二十二毫米火炮朝着我们发功了炮击!这些苏俄人能够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准备好这些多的火力也算是不容易了!”韩奕华少校和甘中校一起都躲在了一个地下防炮洞里,外面是陆续不断响起的爆炸声。

而在前线阵地上,欧阳汉上士趴伏在狭窄的战壕里,附近的都是他手下的士兵,手中握着2936年式冲锋枪的欧阳汉压低的声音:“都稳住了,等放近了再打!”

旁边的机枪手已经是呼吸开始粗重了起来,他的视线里已经是出现了众多的苏军士兵,他相信只要自己扣下机枪的扳机,那么就能够扫到一大片的苏军士兵,他手中的这款中国陆军标配的2922年式轻机枪型乃是2934年的时候最新改进的。

2922年式轻机枪的型,2928年改进的b型,2934年改进的型,这些加在一起成为了中国陆军中的所有轻机枪,这一系列的轻机枪生产总量数以十万计。

旁边的一个下士神色要显得平静的多,他手中拿着的步枪也和其他人的2926年式步枪不太yyng,要显得短一些,这款步枪乃是中国刚服役两年的2937年式步枪。而这款步枪并不是传统的手拉式步枪,而是一款半自动步枪。

中国的半自动步枪研发和其他国家yyng都还算比较早,早在三十年代初期就有了初步成果,不过那会受限于技术限制,使得当年研发出来的半自动步枪故障多,成本高昂,根本法实用,这种情况不但出现在中国,同样也出现在其他国家里头,而一直到了三十年年代中后期,半自动步枪才算是真正的大规模实用化。

美国率先大规模装备了m2半自动步枪,随后中国正式服役了2937年式步枪,紧接着苏俄在2938年也是大规模服役了svt38步枪。除了中美苏三国外,其他国家虽然也有着半自动步枪的研发,不过都没有大规模装备。

从性能上来说,中国所研发的2937年式半自动步枪实际上不比美国的m2步枪好,但是和中国的2936年式冲锋枪yyng,大量采用了冲压件生产,简化了工艺,值得中国的2937年式步枪在成本上具备了极大的优势。中国这些年来生产的武器基本上第一考虑要素就是便宜,容易大量生产,接下来才会考虑性能问题。

所以中国这些年所研发服役的一些武器基本上都是看上去比较简陋,但是非常容易大量生产,成本低廉的武器,哪怕是在各国眼中非常先进,造价高昂的t9和t22以及t22等坦克,实际上也是遵循了这一设计理念,比如t22坦克的造价并没有外界想象中的那么高,而且和t22坦克以及t9坦克具有极大的零部件通用型。

而中国空军最新服役的f5战斗机更是一开始就是作为了前线战斗机来设计的,虽然采用了液冷发动机,性能也比f4提高一大截,但是成本上却是没有攀升太多。

中国的装甲部队的步兵班中,有着一支冲锋枪、两支半自动步枪、一挺轻机枪,剩下的就是2926年式手动式步枪了,此外这几年服役了一款非常特殊的步兵支援武器,那就是枪榴。[

中国的研发枪榴的最开始目的是为了对抗日`本陆军中的掷筒,日`本陆军的掷筒在2930年战争中给中国陆军带来了极深的印象,这些掷筒在经验丰富的日军士兵手中命中率极高,而且战果非常大,战后中国也是想要发展一款类似的单兵便携式炮火支援武器,但是发现掷筒用起来非常难,需要训练非常久之后才能够获取可观的命中率,而根据陆军那些大规模战争理论的支持着,一旦爆发战争中国是需要短时间就武装上千万兵力的陆军的,那里有时间让士兵慢慢训练个几年时间的掷筒啊

于是乎就是根据陈敬云的提议,研发了一款枪挂榴发射器,这一个发射器可以装在2926年式步枪上,然后发射专门配属的枪榴,起到支援步兵作战作用。而由于枪榴的出现,也是让陆军开始大规模装备手握式手榴,这种新研发的2935年式手榴不但可以用来手动投掷,还可以通过枪榴发射器发射,而中国陆军原有大规模装备的木柄式手榴则是法做到这一点,于是乎中国陆军也是正式宣布了停止制造木柄式手榴,只不过这二十几年下来,和中国陆军装备的其他武器药yyng,储备的数量可不是一般的多,没有战争爆发的话要想用完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步兵轻武器的配属而言,中国陆军和苏俄陆军以及英法德美的陆军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差距,基本上大家都差不多,顶多也就是一些细微上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影响不太大,毕竟该有的大家都有。真正的差距是出现在重武器上面,火炮在性能上差距也不算大,但是差距大的是数量啊你有一万门别人有两万,这就是差距。

此外还体现在装甲部队上,尤其是坦克,而坦克上的差距则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上,各国装备的坦克性能有好有差,而中国的坦克质量自然是最好的,其他国家的则是要略逊一些,坦克的质量不但要求工业力量,更多的是陆军整体战术理念的不同而造成。

造成各国陆军战斗力差距大的除了国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一些战略理念的不同。

而这种战斗力差距在奥拉夫就是上演着,数的苏军朝着奥拉夫内的中国部队进攻着,而数的枪支和火炮喷射出数的子和炮,就当苏军的部队正在和韩奕华的步兵营进行着攻防战的时候,甘中校再一次率领着自己的坦克营进行了迂回,然后直接从左方插入了苏军攻击阵面的腹地,几乎瞬间就是造成了苏军的全线崩溃。

等到了早上六点的时候,干中校的临时装甲团不但守住了奥拉夫,而且还击溃了苏军两个团的进攻,造成了苏军至少两千人的伤亡,如果加上他们之前进攻的奥拉夫时给苏军带去的数百人伤亡,那么一夜之间,在奥拉夫这个小镇里,苏军就伤亡了两千五百人,占据了今夜里的三分之一伤亡人数还多。

黎明时分,当前线的伤亡和战果等报告陆续送到了斯大林手中的时候,斯大林把报告撕得粉碎:“一夜时间就伤亡七千人,而且敌军只伤亡了不到三千之数!前线这是怎么打仗的!”

实际上中国那三千人的伤亡数字都还只是苏军自己估算出来的,而且还是属于偏大的那种,实际上一晚的军事行动里头由于第四装甲军采取的是突袭的模式,加上战斗力双方相差极大,所以自身的伤亡是极小的,连千人都不到,而且还是受伤的居多,真正阵亡的百人不到。

很显然斯大林也是猜到了这个数据会有水分,而双方的战斗损失差距如此大让斯大林担心比,他甚至不敢想象假如中国发动了全线进攻后,自己费尽了苦心建立的西伯利亚和中亚防线能够坚持多久?是三天还是一个星期?

也许,是该停止芬兰那边行动的时候了,心里头有着这个想法的斯大林心中所法停止对中国,对此陈敬云的怨恨。

“只要给我时间,两年,不,只要一年我就能够对部队进行全面的改革,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你陈敬云拿什么阻挡我统一俄罗斯!”

斯大林的决心和怨恨陈敬云自然是不知道不关心的,南京的陈敬云和一大群将军们在凌晨六点的时候,听到了外交部传递回来的消息,说苏军已经正式停止了在芬兰的军事行动。

听到这个时候,陈敬云和一大群将军们都是笑容满面。